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司法所装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03:32:07  浏览:93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司法所装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司法厅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司法所装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司〔2008〕275号



各设区市司法局:

近年来,省厅按照司法所建设“五个一”项目的安排,使用中央政法补助资金和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为司法所添置了摩托车、电脑、打印机等装备物资。为了加强和规范这些装备的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司法所装备正常使用,发挥装备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管理规定和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省厅制定了《福建省司法所装备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福建省司法所装备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司法所装备的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司法所装备正常使用,发挥装备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司法所装备是指使用中央政法补助专款和各级财政配套资金购置的司法所装备物资,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摄像机、一体机等。

第三条 司法所装备管理,坚持产权明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四条 根据省财政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司法所的装备产权属于县(市、区)司法局,纳入县(市、区)司法局固定资产统一管理。

第五条 省司法厅负责司法所装备的规划、专款规划审核及上报、装备采购、发放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地市司法局负责司法所装备专款项目规划的初审、申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县(市、区)司法局负责司法所装备的规划拟定、上报、领取、发放、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

司法所负责装备物资的日常保管、使用管理、保养维护等工作。

第六条 县(市、区)司法局对司法所装备实施具体管理。主要职责是:

1.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全面掌握各司法所装备的品种、数量、价值及使用状况,建立装备台帐和领用手续,做到账卡、账物相符,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

2.统一办理交通工具入籍、使用人员培训,抓好机动车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教育。

3、每年对司法所装备使用情况检查一次,做好检查记录备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设区市司法局装备主管部门备案。

4、建立司法所装备的定位管理制度,督促各司法所对直接管理使用的装备建立台帐。

5、按有关规定做好司法所装备的新增、处置、报废手续。

第七条 司法所是装备的日常使用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建立本所装备台帐和领用手续,确定专人保管,人员调整时,应做好资产交接手续。

2、定期进行资产的检查核实,确保司法所装备物资的完整,安全防范措施到位。

3、做好装备的保养维护,确保装备性能完好。

4、使用交通工具必须做到保险、证照齐全。夜间及节假日期间,交通工具应定点停放,保证安全。严禁擅自改变交通工具用途,不得公车私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严禁酒后驾驶和无证驾驶。

5、装备的毁损、报废等,应报告县(市、区)司法局,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第八条 司法所因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被撤销的,其装备应由所属县(市、区)司法局予以收回,重新调剂到其他司法所,并报市局和省厅备案。

第九条 不按照上级批复文件内容擅自调整装备使用单位,截留、以旧换新、挪用、出售、出借、出租和私自占有司法所装备的,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应责令改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省司法厅将予以全省通报批评,并核减下一轮中央政法补助份额。

第十条 因监督管理不善,造成司法所装备毁损的,分清责任,分别追究县(市、区)司法局负责人、司法所负责人的责任。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应承担法律和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省司法厅计划财务装备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宝鸡市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处置办法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


宝鸡市人民政府令
第 31 号


  《宝鸡市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处置办法》已 经二OO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二OO三年五月十日起施行。


         市长:姚引良      
           二OO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宝鸡市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处置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我市社会稳定,保障正 常的社会秩 序和道路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的处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是指以各种理由 聚众堵塞道路,围堵党政机关及其他要害部门或单位出入通道,妨碍公共事务的行为。
  各种理由,包含以维护人个或单位利益为由,而实施的妨碍公共事务、 正常办公秩序、阻碍交通、影响他人利益的群体性堵路、堵门行为。

  第四条 有关单位和负责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 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解决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单位矛盾推向社会。对可导致诱发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的情况,有关单位应立即向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对不负责任或纵容群众闹事的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直接责任人,视其情节依法、依纪由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第五条 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涉及到的县区政 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现场,积极主动做好疏导和劝解工作,将参与堵 路、堵门人员带回单位,立即恢复道路畅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第六条 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要按照属地管 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依照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配合主管部门和单位对群众进行疏导、劝解工作,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不听劝阻的要依法强制带离现场;对蓄意制造事端、煽动、挑拨群众闹事的,公安机关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果断进行处置;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中使用的设施,由公安机关迅速强制拆除,并没收相关的宣传资料等物品。

  第七条 群体性堵路、堵门事件中发生打、砸、抢、烧等违法犯 罪行为时,公安机关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处理。

  第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5月10日起施行。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出口设备材料的工作规程》补充规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海关总署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

印发《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出口设备材料的工作规程》补充规定的通知

外经贸合发[2002)451号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扛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经贸厅(局),呼和浩特、满洲里、大连、长春、哈尔滨、南宁、昆明、拉萨、兰州、乌鲁木齐海关:

  为促进我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鼓励我国边境地区积极开展与毗邻国家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便企业出口,特对《关于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项下出口设备材料的工作规程》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符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区刘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办法)的通知》([1996]外经贸政发第222号,以下简称222号文)和《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844号,以下简称844号文)规定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资源开发等业务出口设备、材料、施工器械及人员自用的生活物资,海关仍然按照222号文和844号文规定的办法办理海关验收手续。

  二、木规定白印发之日起执行,由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特此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海 关 总 署
二OO二年九月十七日